欢迎访问常熟理工学院现代产业学院!

【高质量发展】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探索“N+1+N”产教融合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01日 00:00  浏览:  打印正文

【编者的话】2020年是学校“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谋划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从本学期开始,学校特别推出《高质量发展》专栏,宣传报道各学院、部门在对标省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如何明确目标,对照差距,找准发展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并精准发力抓落实的思路与举措。

百工楼题头照.jpg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在于积极探索“N+1+N”产教融合新模式:坚持以校企深度融合为主线,立足智能制造领域中的自动化测试及电气工程应用技术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自动化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引领,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智能制造行业学院建设“双轮驱动”创新探索现代工程师培养路径和方法,实践完善产教深度融合的“N+1+N”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基于“知识应用”、“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三位一体的应用型特色课程体系等,带动实现测控、电气、机器人工程等专业的同步发展,提升整体专业建设水平,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一、“N+1+N”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新模式

培养应用型人才,校企深度融合是主线,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近年来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依据,以产教深度融合为路径,一直致力于打造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进阶式提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在2018年学校牵头成立“先进自动化与测控技术卓越工程师合作教育联盟”之前,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在与NI公司密切合作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了以作为核心技术输出者的NI公司、学校、作为技术应用者及用人单位的N家智能制造领域优秀企业为联盟的“1+1+N”人才培养模式。其后,经过不断实践完善,作为核心技术输出者的合作企业已逐渐拓展到包括SIEMENS、ABB、罗克韦尔、发那科等多家著名公司,人才培养模式升级为“N+1+N”,学校与联盟企业间进一步融合,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以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共同培养面向智能制造领域的自动化卓越现场工程师。校企合作实践中,联盟企业“深度参与设计、逐步融入教学”,在“一个目标、三项专业能力、四度融入、五个阶梯”为特征的进阶目标导引下,从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毕业生评价深入到共同研制综合实训设备、编写教材等教学设计细节,从讲座、生产实习深入到学科竞赛、毕业设计指导、合作课程教学中,深度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系列过程,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和企业文化,进而提升职业素养。联盟企业也从深度合作中获得有效的、长久的人力资源、智力支撑、产能孵化。

微信图片_20200430155112.jpg

二、“三位一体”构建应用型特色课程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在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教学中落实,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探索实践“N+1+N”人才培养新模式,特别注重课程设置上的应用性导向,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根本,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联合建设开发课程,对课程进行精心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基于“知识应用”、“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三位一体的应用型特色课程体系。

学院通过组建不同的课程组,整合课程资源与教师队伍,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强化课程建设,积极打造应用型精品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张瑞雷老师的公开课“机器人操作系统云端实践平台设计与使用”,从不同角度对如何构建三位一体的应用型课程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显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其在国内领先的IT在线编程及在线实训学习平台“实验楼”开设的《ROS机器人操作系统》课程超万人进行学习。单片机系列课程是一门很强的工程实践和知识综合应用课程,尤其有助于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学院根据课程特点,自主开发制作了400套实验仪器“口袋实验室”,为每个学生宿舍配置两套,让学生开展课程实验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同时可以更便利地与老师进行交流。学院自主编写教材,采用项目驱动型和应用导向型方式教学,如将FPGA引入到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实现跨课程知识的融合,摆脱了传统的实践教学中的弊端。学院还即时追踪行业最新技术,引入行业最新的技术,如软PLC技术等,针对企业的实际应用能力需求,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同时注重强化学生软件设计能力,增加了C#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教学内容。

微信图片_20200430155136.jpg

三、“双轮驱动”创新现代工程师培养路径

工程教育认证和智能制造行业学院建设是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实践与完善产教深度融合“N+1+N”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两个重要抓手。

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历经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本科综合改革试点、江苏省重点专业类、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等建设,于2016年率先通过工程教育认证,2019年二次认证取得优异效果,并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为我校专业认证工作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学院坚持专业认证理念和标准,以之为引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整体专业建设水平,探索现代工程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智能制造行业学院”致力于培养现代智能制造业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导的智能制造系统等领域的现代工程应用技术人才,学生由校企双方面向全校理工科学生遴选产生,实行“导师制、淘汰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培养方式,培养学生在真实的工程场景下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具有高阶性、挑战度的学习模式,创新现代工程师培养路径。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智能制造行业学院建设“双轮驱动”下,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创新探索培养现代工程师的路径与方法,强调人才培养由适应产业需要转向满足产业需要和引领未来发展并重,通过开放的平台和灵活的政策,融合校、企、社会优质育人资源,建立协同的合作运行机制,培育适应新经济形势下的应用型工程化人才,以期不断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00430155143.jpg

(刘继承 陈景波/供稿 吴涛/审核 志刚/编辑)